高層建筑自然通風技術(一)
周末雙休特種作業(yè)(空調、電專業(yè))實操技術輔導班
(一)風壓作用下的自然通風:
當風吹向建筑時,因受到建筑的阻擋,會在建筑的迎風面產生正壓力。同時,氣流繞過建筑的各個側面及背面,會在相應位置產生負壓力。風壓通風就是利用建筑的迎風面和背風面之間的壓力差實現(xiàn)空氣的流通。
影響風壓通風的氣候因素包括:空氣溫度、相對濕度、空氣流速。影響風壓通風效果的有建筑物進出風口的面積、開口位置以及風向和開口的夾角。
(二)熱壓作用下的自然通風
熱壓是室內外空氣的溫度差引起的。由于溫度差的存在,室內外密度差產生,沿著建筑物墻面的垂直方向出現(xiàn)壓力梯度。如果室內溫度高于室外,建筑物的上部將會有較高的壓力,而下部存在較低的壓力。當這些位置存在孔口時,空氣通過較低的開口進入,從上部流出。如果室內溫度低于室外溫度,氣流方向相反。即利用室內外空氣溫差所導致的空氣密度和進出風口的高度差來實現(xiàn)通風。
(三)風壓和熱壓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風
在實際建筑中的自然通風,是風壓和熱壓共同作用的結果,兩種作用,有時相互加強,有時相互抵消。由于風壓受到天氣、室外風向、建筑物形狀、周圍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風壓與熱壓共同作用時,并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
現(xiàn)行規(guī)范要求:利用自然通風的建筑在設計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利用穿堂風進行自然通風的建筑,其迎風面與夏季最多風向宜成60°~ 90°角,且不應小于45°,同時應考慮可利用的春秋季風向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風。
(2)建筑群平面布置應重視有利自然通風因素,如優(yōu)先考慮錯列式、斜列式等布置形式。
(3)自然通風應采用阻力系數(shù)小、噪聲低、易于操作和維修的進排風口或窗扇。嚴寒寒冷地區(qū)的進排風口還應考慮保溫措施。
(4)采用自然通風的建筑,自然通風量的計算應同時考慮熱壓及風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