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設備節(jié)能方式(二)
發(fā)布時間:2022-11-22 10:09:58   文章欄目:文化傳承   瀏覽次數(shù):1547

制冷設備節(jié)能方式(二)

精確匹配式制冷和隔離冷送風/熱回風一樣有著節(jié)能的效果,可以減少冷風浪費現(xiàn)象并通過加大熱回風的溫度來提高空調機的制冷效率。在使用變頻空調和可調節(jié)風量風扇時,我們可以利用相識原理來節(jié)省能源的使用。此外,我們需盡可能的使用自然冷卻來獲得最大的能源節(jié)省。精確匹配式制冷和隔離冷送風/熱回風這兩種方式都在使用冷水節(jié)能器時,獲得巨大的節(jié)能效應。但是在使用空氣節(jié)能器或熱交換轉輪時,隔離冷送風/熱回風的方式則有著更大的優(yōu)勢。綜上所述,節(jié)能與否取決于溫差,管道的設計,冷卻器和蒸發(fā)器的設計和流三等等因素決定,所以最終我們必須全面的考三一個有持續(xù)發(fā)展性的需求并且綜合考呈每一個元素。

  1、按布置位置分類

  根據(jù)布置位置的不同,可將空調末端分為房間級、列間級和機架級。

  1.1 房間級空調末端

  房間級空調末端主要為機房專用空調末端,設置形式為在機房的一側或兩側設置專門的空調區(qū)域,其內布置機房專用空調末端?照{末端送風方式可分為下送風和上送風2種。而機房專用空調末端下送風方式是通過靜壓箱自下而上輸送冷風,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空調末端方式。房間級機房專用空調末端的連續(xù)耗能運轉部件為風機,出于節(jié)能考慮,主流廠家均配置具有內置控制器后傾式電子控制換向電動機的風機,即EC風機。

  1.2 列間級空調末端

  列間級空調末端根據(jù)布置位置的不同,又可分為列間空調末端和頂置空調末端2種。

  列間空調末端布置在機架的列間,前側出風,水平吹向機架,經(jīng)過機架前門并對設備供冷后,經(jīng)機架后門再回風至空調后部。

  頂置空調末端的換熱盤管敷設于機架上方,機架熱空氣經(jīng)機架后部流出后,經(jīng)頂置空調盤管冷卻,冷空氣回到機架進風處。

  較房間級空調末端來說,列間級空調末端的氣體輸送距離短、所需風壓小,同時配置EC風機,可顯著降低風機功耗。一般需同時采用封閉冷通道(或熱通道)措施,優(yōu)化氣流組織,減少混風時造成的損失。

  1.3 機架級空調末端

  機架級空調末端更貼近機架熱源,并與IT機架緊密結合。機架級空調末端安裝在機架前門或背板,形成前門空調末端及背板空調末端。為保證空調末端氣流組織的均勻性,制冷前門或背板上一般需敷設多個直流風機,每個風機風量較小。

  2、按冷媒分類

  根據(jù)冷媒的不同,可將空調末端分為冷水型和熱管型。

  1)冷水型空調末端

  冷水型空調末端將冷水引入機房,即空調末端換熱盤管中的制冷劑為冷水。采用冷水型空調末端,因冷水進入機房內部,需加強防水、檢測、報警、排水等措施。

  2)熱管型空調末端

  熱管型空調末端換熱盤管中的制冷劑為氟利昂(或其他相變工質),通過換熱器將冷水冷量換熱給相應制冷劑,同時該換熱器也作為制冷劑的冷凝端,而換熱盤管即為其蒸發(fā)端,依靠制冷劑相變來實現(xiàn)傳熱。

  熱管型空調末端的特點是冷水不進入空調末端換熱盤管,按制冷劑是否需要動力來區(qū)分,可分為無動力熱管型和有動力熱管型。熱管型空調末端的冷凝端和蒸發(fā)端有一定高差,該高差引起的密度差若可以作為制冷劑相變循環(huán)的動力,則該熱管型空調末端為無動力熱管型空調末端;若不能,需增加輸配裝置氟泵,則該熱管型空調末端為有動力熱管型空調末端。本文工程應用中提到的為無動力熱管型空調末端。

  3)空調末端分類

  將空調末端按照布置位置、冷媒類型組合后,便得到了表1的幾種空調末端形式。

北京鯤鵬祥瑞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3033587   技術支持:眾領聯(lián)合